在有机肥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猪粪成为有机肥发酵原料的主力军。然而猪粪常常含有大量的虫卵、病菌等,所以腐熟不完全就容易将这些带到有机肥中,反而造成二次传播病虫害。

相信大家都知道腐熟不好的猪粪有机肥会出现烧苗、传播二次病害等等问题。今天主要讲述的是:猪粪堆肥发酵那么慢,在猪粪堆肥发酵制作有机肥过程中如何提高发酵效率?
猪粪有机肥堆肥发酵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高温阶段:
添加猪粪发酵剂,杀灭粪便以及猪粪中的病原菌、虫卵以及杂草种子等,增加发酵的起始温度,在48小时内即可升温至55℃以上,这个阶段需要7-10天才能进入下个阶段。
需注意的是:整个发酵过程属于好氧堆肥发酵,然而堆肥发酵主要是以堆肥升温为主,所以堆体内的氧气会逐渐减少,同时温度过高会导致发酵时产生的有益菌失活,从而导致发酵缓慢甚至停止发酵。所以,可以在温度达到50℃的时候,借助槽式翻抛机2-3天(夏季可以1天1次),进行翻堆处理。

2.中低温阶段:
经过前期的高温腐熟,下一步就是分解。主要是将粪便以及猪粪中的高分子有机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这样才有利于土壤的吸收和利用,有利缩短施肥的肥效释放时间。此阶段需要15-20天左右的时间,发酵温度基本在30-45℃,所以又成为中低温阶段。
需注意的是:此阶段不可省略,因为后期将小分子分解出来,才会不再臭味复发;同时,有机肥施肥效果缓慢,高分子的有机质会增加土壤的分解能力,无法及时的缓解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严重的地区。
经过上面两个阶段,一个完整的发酵过程至少需要二十天的过程。每年我国生产大量的畜禽粪便,但是因为环保意识不到位,38亿吨左右的粪便,有一半以上的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直接排到了田间、河水中,不仅污染当地气候环境,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再加上每年的猪粪产生量能达到9亿多吨,而利用率也不到五成左右,每年猪粪焚烧屡禁不止,对环境也是一种污染。这些粪便和猪粪资源,对于环境是一种污染,对于农业生产却是宝贵的有机肥肥料来源。
近两年来,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有关于养殖厂禽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的规范标准,对于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生产设备可申请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