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生产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废弃物的方式是较为科学的,发酵处理过的有机废弃物即可作为商品有机肥进行销售,投入和产出比较高,一般情况下当年即可回本,第二年开始盈利,那么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需要注意哪些呢?
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过程中注意事项
原料粒径:有机原料和辅助原料粒径需在10mm以下,否则需做粉碎处理;
适宜的物料水分:堆肥微生物适宜发酵湿度为50~60%,因此物料水分调到55~60%左右合适 。而水分达到65%以上时,则有较高几率出现死槽不发酵情况。
调整物料水份方法:发酵猪粪、鸡粪等畜禽粪便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55~65%。
水分判断: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需要注意哪些,手紧抓一把有机原料,指缝见水印但不滴水,落地即散为宜。水少发酵慢,水多通气差,因此,要把握好水分含量。水分过高可添加秸秆、锯末屑、蘑菇渣、干泥土粉等。整个发酵过程一般5-7天后即可完成物料的彻底脱臭、发酵腐熟、杀虫灭菌等。拌匀通气。

(图: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过程中水分判断)
有机原料与辅料的控制:根据当地农业情况,可采用稻草、玉米杆、花生茎等有机物作为辅料。可以根据发酵水分的要求调节有机原料与辅料的配比。(一般为3:1),堆肥辅料可选用碳氮比在20~80:1的原料。所以农村常见的干稻草、玉米杆、落叶、大豆茎、花生茎等有机原料经粉碎后均可作为堆肥发酵的辅料。
发酵周期:有机原料、辅料和接种物料进槽混合后,第1次翻堆,记为发酵周期开始时间,一般经过3~4天升温期(冬季5~7天),进入高温发酵阶段。(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需要注意哪些)以温度为标准,当堆体温度超过60-70℃时保持24小时以上,就可以使用堆肥翻堆机进行翻堆,翻堆次数随着季节不同而不同。夏季发酵周期一般为15 天,冬季发酵周期为25天。若入槽10 天后,发现发酵槽内温度还没有超过40℃,则可判定为死槽,发酵启动失败。此时须测量槽内水分,若水分超过60%,则需添加辅料和接种物料;若水分低于60%,则考虑是否接种物料量添加不够。

(图:微生物发酵有机肥过程中利用翻堆机对堆肥进行翻堆处理)
备注: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常用到的设备有:翻堆机、翻抛机、发酵罐等。
更多关于“利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相关知识,欢迎来电咨询15303928500、15303929300